医学部主页  北医新闻网 
 
 
名师名教
全部
国家
北京市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管理» 师资队伍» 名师名教» 北京市
宫恩聪 教师
发布时间:2015-04-08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一、个人简历

   

宫恩聪

出生年月

194512

性 别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最后学历(学位)

硕士

授予单位

北京医科大学

授予时间

1982.

参加工作时间

1970.8

高校教龄

30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病理学系副主任

固定电话

82801885

移动电话

13611384385

   

82801685

电子信箱

Pathcon@bjmu.edu.cn

联系地址、邮编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 100083

起止时间

学习/工作单位

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

1965.8-1970.8

北京医学院医学系65-1

临床医学

1970.8-1978.10

青海省海南州医院外科

外科

1978.10-1981.5

北京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硕士研究生

病理学

1981.5-1989.9

北京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讲师

病理学

1989.9-1994.9

北京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副教授

病理学

1994.9-现在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教授

病理学

 

二、名师心得

定位人生:作为一个医生、教师和医学研究人员,工作岗位平凡,但是前面加一个“好”字,决非易事。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工作岗位如何转换,“好”字当头,是人生的秘诀。

净化心境:淡薄名利,不求索取,布衣粗食,生活俭朴,默默奉献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赤诚忠心:忠实于民族和国家,忠实于教育事业,忠诚于医疗卫生事业。自身力量虽然单薄,只要能够忠心耿耿为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就难能可贵。

奉献爱心: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家庭,热爱同事、学生和病人,总之,以仁爱之心待人待事。

持有恒心:人贵在有志。立志则不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本人不改的个性。

工作细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科研和教学大平台需要一砖一瓦的进行建设,每天、每月、每年都要细致、认真的做好计划,逐步完成的每一件工作。

保持童心:跳动着一棵求新求变的好奇心,刺激自己不断追逐前沿和卓越。

活得开心:乐观向上,满怀信心,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前面可能困难重重,行程可能很孤单,自己可能病魔缠身,总是相信明天会更美好,乐呵呵地去战斗,准备迎接新胜利。

实现梦想:做一个受人们爱戴的医生,是自己的儿时原始而朦胧的梦想。国家和政府将一个普通乡村医生的儿子培养了全国知名师和教授,奉献属于自己,荣誉属于北京大学和国家。

 

三、名师寄语

正在崛起的中国,呼唤着国际一流大学的兴起,呼唤着国际一流的医学院校的兴起。经费投入、装备投入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大批优秀教师的精力投入。培养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学生,需要一大群一流的教师。批高瞻远瞩、胸怀开阔、学术水平高、大胆创新、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是推动医学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将科学研究、教学和医疗有机的结合,不断深入教育创新工程,优化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医学院校就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沃土、阳光、雨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后辈们,必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四、名师名言

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每一个学生,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爱戴的教师;

像爱护自己的家人一样,爱护每一个病人,做一个为患者无私奉献的医生;

像蜜蜂追逐鲜花一样,辛勤劳作在医学研究前沿,做一个为人类健康增加甜蜜的科技人员。

 

五、名师先进事迹

1.从教30年来,自助教到教授,对学生的爱心不变,以学生为本,不断推动病理学教学改革走向深入,教学成果显著。

1987年主持了病理学电化教学项目,制作了病理学教学录像带,积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全长430分钟,有中文解说和英文解说两个版本,经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全国80多所院校使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病理学电化教学的发展。

1993年开始,带领病理学系一组教师,运用386计算机率先在医学领域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病理学多媒体软件开发。

19955月组织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第一届计算机辅助教学研讨会,成立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辅助教学协作委员会,任秘书长。

1996年主持96-750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子课题《多层次多媒体病理学软件系列》课题,1997年主持完成的《多层次病理学(总论)多媒体CAI软件系列》荣获第二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一等奖,本光盘在全国120多所院校中推广使用,带动了医学领域的CAI工作。

2000年承担教育部《病理学新世纪网络课程》项目,在桂林医学院试点,三次到桂林医学院,将北京医科大学的优秀教学软件《病理学网络课程》传送到桂林医学院,建立了100台微机的教学网络,形成了以网络课程为龙头,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相结合的新型病理学教学模式,项目成果《构建现代病理学网络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课题,2001年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参加的《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2001年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重视教材建设,主编了《大学病理学》等文字教材共5本,多媒体光盘《病理学》共4张,网络课程共2套,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病理学教材体系。

进入21世纪,特别重视医学生态度、知识、能力、道德的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8年制学生的教学中,率先开展以英语为主、中文为辅,引进国际著名的英文教材Basic Pathology,将849页的教材制作成MP3,为学生和教员提供标准的医学英语学习材料,创建立病理学网上虚拟实验室。

改革传统考试制度,实行全面素质考查。建立并向学生开放中文和英语试题库,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举行网上考试;采取每个学生进行10分钟英语讲演口试。

压缩学时,用2周进行艾滋病、SARS、肿瘤等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5年主持的病理学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新世纪病理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成果,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10年艰苦工作,将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管理科学、设施先进、环境整洁、教学内容先进的大型现代化实验基地,2006年评选为北京市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

1999年担任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一直主持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工作。以世行贷款(100万美元)为契机,密切结合学校985”项目〔学校投入配套资金约1700多万〕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科基地建设》项目(300万),按照一流环境、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教学的建设目标,投入巨大的人力、精力和财力,经过筹备阶段,硬件建设阶段,进入全面实验教学改革阶段。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由12个基础医学学科的教学实验室整合而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为重中之重,机能、形态、病原与免疫、细胞生物与遗传实验的整合带动了理论课程体系的整合。基础医学实验打破了单一课程、单一实验的模式,经过跨学科实验整合,删除陈旧性和重复性实验,开设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为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基础医学实验平台。2006年评选为北京市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目前正在申请国家示范性实验中心。

3.从事科学研究近30年,即使在SARS肆虐的危难时刻,科学创新的痴心不变。

1978年成为病理学硕士研究生以来,从事的科研领域广泛,包括大肠癌、肿瘤转移、基因诊断、艾滋病和SARS等。

1992年率先引进基因诊断技术,对北京市医院用血进行基因检测,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污染高达13%,对北京市医院用血的严重问题向卫生部提供了实验检查证据。同年,运用基因诊断技术对北京市某医院新生儿柯萨奇B3组病毒性心肌炎爆发性流行提供了诊断依据,及时控制了疾病的传播。1997年主持的《应用PCR技术测定感染DNA的综合研究》荣获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承担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经血传播的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率先开展艾滋病死亡病例的尸体解剖研究,并对河南省周口地区有偿献血员经输血传播的艾滋病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其中发病率惊人之高,达到30%

2003SARS肆虐北京的时刻,以国难当头,责无旁贷的勇气,挑起建立国际上第一个生物安全3SARS尸体解剖实验室的重担,率领23人奋战在抗击SARS的第一线3个月之久,完成了18例疑似和确诊SARS病例的尸体解剖,无1人发生交叉感染,被称为2003中国年最勇敢的人,荣获北京市抗击SARS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所承担的国家“863课题《SARS病理解剖、标本采集及发病机制的研究》、2004年承担国家“863课题《SARS发病机制的研究》、北京科委课题《SARS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课题组共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其中Sci 7篇,出版专著1本。SARS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SARS发病机制研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四)

4.从医近40年,从边疆基层医院到京城大医院,坚持医疗以病人为本,对患者的热心不变。

不管是1970年毕业分配到青海省海南州医院外科医生后的近10年外科医生工作,还是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医生的30多年的临床病理工作,总是对业务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热心不变,对病人的同情心不变。深知病理诊断责任重大,一字千金,因此,全面研究,慎重诊断已经成为自己的工作习惯,30年来,诊断准确率高,无差错事故,成为病人信得过的医生。

5.呕心沥血,励精图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忠诚于医学教育事业的强烈理念的支撑下,近30年的工作历程是不断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得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战胜自我、战胜了疾病的过程。自1985年归国以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始终困扰着自己的健康,无论是录像带、多媒体软件、网络课程建设,都是带病坚持工作。在中心的实验室硬件改造过程中,巨大的精力和体力投入,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倒在病榻,每日腹泻10余次,体重下降了10公斤。即使在病中,依然惦念着中心的建设。经过治疗好转,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在2003年奔赴抗击SARS第一线的时候,自己的健康状况依然不佳。

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30年,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们为北京大学拥有诸多宫老师这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的教育家、改革家而庆幸。

 

六、所属专业领域、学校文字介绍

病理教授宫恩聪是我校和北京市优秀教师,是我校教学、科研和医疗全面发展的骨干。所主持的病理学课程在教学改革力度大、成果显著,录像带、多媒体光盘、网络课程、教材在全国广泛发行,深受学生的欢迎;所主持的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投资巨大、改革深入,所进行的跨学科实验融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在全国产生了显著影响。科研方面,作为SARS发病机制研究课题的主要完成人,SARS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SARS发病机制研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临床病理诊断水平高,对病人服务周到,深受患者爱戴。

根据上述情况,我校强烈推荐恩聪教授为北京市和全国名师。


    Copyright © 2006 - 2009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邮编:100191 您是第 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