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医学部教育教学一体化的改革原则,结合基础、临床阶段教改的有益探索,医学部于2011年12月16日在行政楼二层会议室召开了医预阶段数学课程研讨会。医学部主任助理、教育处处长王维民,教育处副处长续岩,大学、高中资深数学教师代表及教育处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共10余人参加会议。
从医学部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的背景出发,王维民处长首先详细介绍了医预、基础、临床、二级学科四个阶段的改革设想和基本原则。他着重指出,医学预科教育不应是中学理科教育的延续,并建议结合大学的大类平台课和通选课资源,努力实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并重。
接下来的讨论中,与会人员分别就数学课程教学的多个方面进行了交流。
以“极坐标”的概念为例(北京地区高中已不再讲授,而大学则在默认其高中已讲授的基础上展开课程),人大附中于金华老师介绍了目前北京地区高中数学内容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之间所存在的衔接不足、缺乏协调性的问题,并结合辅导大学新生高等数学课程的实际体会建议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内容。
从高中与大学学习模式的差异出发,北大附中李长军老师解释了大学新生的课程适应性问题,并进一步从医学生家长的角度表达了对于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以计算机课程中的excel软件使用教学为例(在其讲授时可融入统计学的内容),医学部公共教学部张侠老师论述了数学与其它课程进行交叉、融合的可能性,同时介绍了高等数学课程与中学内容有机衔接的一些有益经验,并建议在讲授中可结合数学史等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从职业发展、定位的角度,大学本部高等数学C课程主持人王冠香老师建议将医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目标定位为:未来医学实践、研究过程中需要与本团队或其他数学专业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基本能力准备。具体到操作层面,王冠香老师认为需对目前相对陈旧的教学内容加以更新,并建议将高等数学课程分为两部分:目前一学年的理论课程内容优化为第一学期完成,第二学期的课程设计则重点结合医学中的数学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介绍。必要时可考虑进行分层次教学,并允许学生在不同层次间进行流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确保学生能够完成基本的数学课程学习要求。
王维民处长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本次会议的主要共识,指出对于数学课程的全盘否定和过于强调均是不可取的,应结合医学专业特点认真设计数学课程的主体内容。实践中可以考虑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多样化、分层次的课程资源,实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课,同时也可逐步探索利用讲座形式介绍科学史等内容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次研讨会初步明确了医预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教学理念及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对于其它课程的整体教改设计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以此为契机,医学部教育处将继续协调大学相关学院、医学部公共教学部及其它有关部门,进一步研讨落实医预阶段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