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主页  北医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
学生资助中心开展资助工作改革学生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4-04-23 发布人:学生资助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2014417日下午4点半,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资助中心在综合楼505会议室举行学生资助工作改革学生座谈会。此次座谈会系学生资助工作改革的基础工作,旨在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实际需求与当前所感受到的主要问题,以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制与政策,确保学生资助工作改革“接地气”。

学生资助中心罗友晖老师、李翠华老师、学生服务团团长黎关火以及王天晶、钟晓珠、于钦俊、郝亚萌、马燕军、罗江滢、何美坤等来自医学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多位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座谈。座谈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助学金评选及志愿服务学时的认定;二、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问题;三、勤工助学工作的难点;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问题。

关于助学金与志愿学时问题,同学们均认同申请助学金应当要求参与一定的志愿服务活动,以此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树立奉献与感恩意识。就志愿学时的认定问题,黎关火提出目前每个社团给对志愿学时的给定标准不同,且存在个人随意填写、容易弄虚作假的情况。关于志愿时长,郝亚萌表示,高年级学生,尤其是选有双学位的学生空闲时间较少,难以达到较长时间的志愿学时要求。通过讨论,大家认为志愿服务学时要求在30-60小时/学年是可接受的空间,志愿服务的认定与规范可由学生服务团具体负责。

很多同学表示目前学生资助平台使用不方便。平时很少有同学关注资助中心网站的动态变化,因此错过了很多重要信息,常常需要老师单独发邮件或是短信提醒。对此,老师与同学们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认为资助中心应该加强新闻的更新频率和相关政策和工作的宣传力度,但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同学们 “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自己的事情自己关注。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应该学会自主、积极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养成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同学们表示大学生的确不应像中学时那样事事依赖老师安排、同学提醒,但也期望学校应将相关事项办理的时间、要求进行统一到位的宣传。

对于勤工助学的相关问题,同学们反映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工资低,报酬无差异化,但工作量差异却很大;很多勤工助学项目对自身职业能力提升不大,大家更希望找贴近专业的工作,但凭个人努力却往往很难找到,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同学们认为勤工助学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应尽量考虑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期望校内能开发出更多具有培养性质的岗位,也期望学校能积极开发校外岗位,尤其是时间相对较长一点的实习岗位,如寒暑假期去专业相关单位实习。同学们学生服务团勤工助学部于钦俊表示目前校外家教兼职活动前期工作已经逐步展开,勤工助学的各项相关工作将主要交给服务团勤工助学部完成。

最后是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认定问题。关于认证标准,同学们一致反映,将“人均家庭年收入”作为家庭困难等级评判的唯一标准存在明显不足。还有同学反映班级贫困认定小组成员对同学的具体家庭情况也不甚了解,且有时认定过程存在“形式主义”。综合考虑家庭收入、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口、是否有病人等多种因素,采用一种综合的评定方式将更具准确性。同时,结合受助学生家庭实地考察的方式,深入了解同学的家庭情况,以更好地帮助有需要的同学,促使大家诚信认定。 

此次座谈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讨论热烈。罗老师说:“目前的学生资助工作还有不足的地方,助学金在分配方式、资助额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通力合作。我们在尽力完善这一体制,让真正需要的同学受益于此。”此次座谈会上,同学们说出了学生资助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建议,老师也积极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我们相信,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之下,北医的学生资助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更加公平公正,准确全面,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们可以安心学习,让更多同学能够受惠其中。

学生资助中心还将于近期召开勤工助学用工单位座谈会与各二级学院资助工作座谈会,为学生资助工作改革及资助工作专题研讨会夯实基础。

                         (学生资助中心助理 王佳慧/陈云利 整理)

    Copyright © 2006 - 2009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邮编:100191 您是第 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