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召开“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第二阶段工作会议暨
基础阶段教学方案、医预教改方案征求意见会
背景:2014年医学部恢复招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在此背景下,面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围绕临床医学认证专家改进意见,2014年11月,医学部正式启动“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第二阶段工作,进一步推进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在第二阶段工作中,医学部重点为医预课程改革、基础阶段课程优化、基础与临床阶段课程整合等内容。经过近10次不同层面的讨论与研讨会议,基础医学院、教育处预科管理办公室根据医学部整体框架和现有条件设计形成教学改革方案,在此次会议中进行讨论。此次会议也是“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第二阶段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标志。
2015年4月17日上午9:00,医学部在行政楼411会议室召开“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第二阶段工作会议,就临床专业(五、八年制)2014级基础阶段课程调整方案、2015级及以后医预课程改革方案征求专家意见。总计近3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他们分别为医学部教学督导专家毛节明、库宝善、沈惠麒,基础医学院、第一、第二、第三临床医学院的教学院长、教育处长及教学管理老师代表,医学部副主任王宪,主任助理、教育处处长王维民以及医学部教育处相关教学管理人员等,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续岩主持了本次会议。
会议首先重申了医学部教学改革的3条整体原则:首先,临床医学五年制、八年制前5年教学并轨,依据5年时间进行设计;教学过程中尽量保证学生的假期时间,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保证临床生产实习时间与效果。其次,教改过程中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阶段课程应逐步整合;根据课程性质,鼓励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最后,推进课程的进一步整合优化,逐步过渡;2014级临床前期教学安排为医预阶段1年,基础医学阶段1.75年,学生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第11教学周时进入临床。
紧接着各相关部门向与会专家分别汇报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基础阶段课程方案、未来医预阶段教学改革方案、现阶段公共教学部医学人文相关课程改革方案等。
到会专家针对上述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会议通过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基础阶段课程调整方案,强调了课程计划调整应在保证学生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保障“新途径”教改成果的继续保持和继承,并且进一步促进基础与临床阶段课程的进一步优化和融合。专家们也指出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鼓励临床教师参与基础医学阶段案例撰写与审核,PBL带教等教学活动;进一步讨论医学人文类相关课程授课时间及授课形式等。
针对医学预科阶段课程改革框架设计方案,专家们整体认同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预科阶段课程设计应以模块化、学分制、鼓励学生自主选修为主要方向,减少总学分,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要求;课程设计应围绕专业培养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大学可允许的教学资源、调整空间以及课程的考核评价模式等方面。专家们建议应召开不同层次学生座谈会、开展毕业生调查,了解学生本身对医预课程的需求。
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教改工作仍在进一步推进,相信在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下,“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第二阶段工作一定能进行的更加顺利,步伐迈的更加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