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
(京发【2005】13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结合北京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北京作为首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首都高等教育在全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首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如何,对首都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影响。首都的独特地位和功能、建设首善之区的目标以及首都高等教育在全国的地位,使得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有利条件和机遇,也面临着严峻困难和挑战。 目前,首都在校大学生共有90多万人,其中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有64万人。加强和改进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顺利实现。
2.北京市具有重视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工作基础。市委市政府和各高校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和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与工作经验,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意识不断增强,工作机制不断健全,途径方式不断拓展,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高校和首都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3.新形势、新任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大学生在面向世界、开阔眼界的同时,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增多,首都大学生更是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的重点;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自强意识、自立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交往和思维方式受到深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随着首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结构及其学习、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薄弱环节,在一部分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思想问题,如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这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和部署,努力把北京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4.加强和改进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首都高等学校和大学生的实际,遵循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和思想意识的发展规律,围绕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完善,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把首都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民族精神、国家观念和首都意识、国际视野的当代青年,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责任意识和行为能力的优秀人才,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5.加强和改进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的要求,北京市要从首都实际出发,牢固树立首都意识,按照“建首善、创一流”的目标,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工作上要狠抓落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坚持育人为本、统筹协调、与时俱进,坚持探索规律、发挥优势、形成特色,进一步明确任务、创新思路,加强建设、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强的举措,努力提高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果,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高等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符合首善之区要求的、具有首都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努力开创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6.加强和改进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国情、市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时代精神、改革精神、创新能力和维护稳定的意识;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传统美德和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与弘扬先进文化、建设首善之区要求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国家和首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以制度建设为保证,理顺工作机制,完善工作体系,推进工作创新,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与效果。
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
7.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完善全员育人系统。育人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必须坚持并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育人职责,专业教师是育人的主要力量。制定《北京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高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个部g教职员工育人的职责与要求,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有条件的学校要探索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称晋升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严格教育教学纪律,切实加强对课堂和教材的管理,杜绝错误观点、错误言论进课堂、上讲台。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德育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8.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建设工程,完善理论教育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推动实施新的课程设置方案。建立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教师培养基地,组织出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者文库》,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培养和重点课程建设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支持高校建设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学科,组织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材。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建立健全形势报告会制度,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高校领导干部要经常为大学生做报告;建立北京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源库。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发挥北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和专家优势,紧密围绕首都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要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9.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程,完善实践育人系统。要把实践育人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下功夫抓紧抓实。围绕国家利益至上、在集体中求得发展、诚信受益和在创业中实现人生理想等主题,结合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构筑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的新平台。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规定学时和学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辟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使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各高校要把北京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第一基地,加强与区县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合作,建立首都高校与区县、部门、单位对口多边合作的机制与平台,引导大学生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积极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全面开展科教支农主题实践活动,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10.实施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完善环境育人系统。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以育人为中心,大力培育具有社会主义特色、时代特色、首都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文化环境。要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在学校整体发展中统筹考虑、研究制定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与学科特点,拓展和深化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形式。加强校园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校风学风建设,加强对校内宣传文化阵地和研讨会、讲座等活动的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积极开展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理论、文体、科技等社团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打造“首都大学生艺术节”、“首都大学生电影节”、“首都大学生风采大赛”、“首都大学生科技竞赛”等品牌活动。
11.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工程,完善综合素质培养系统。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继续实施和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培养大学生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基本素质。要把关心并积极主动地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尽快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制定《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大纲》、《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咨询大纲》和《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大纲》,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建立心理素质教育和咨询专门机构,根据学生比例配备专兼职人员,提供相应的办公场地和设备,实现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12.实施网络阵地建设工程,完善网络德育系统。网络对大学生影响越来越大,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阵地和重要途径。要充分运用首都网络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首都大学生在线”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各高校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实施“绿色校园网络”计划,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构筑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建立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导,以学生干部为骨干,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上网特点的网络评论员和管理员队伍。健全校园网舆情收集、反馈和引导机制,及时了解校园,网舆情动态,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和群体性问题,主动、有效引导网上舆论;根据有关法规,加大校园网络信息技术防范和行政监管力度,严格落实校园网BBS用户实名注册制度,不断完善抵御网上有害信息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校园网络信息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高校及周边网络环境的综合治理。
13.实施学生党团建设工程,完善党团组织育人系统。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在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对广大学生的辐射作用。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素质。高等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加强对优秀团员的培养,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工作。探索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形式,建立适合研究生专业和学习科研特点的党团组织模式,创新基层党团组织工作方法: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的指导,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14.实施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程,完善研究生德育系统。北京高校的研究生数量已占到在校大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各校要从有利于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出发,探索建立与学校实际和研究生特点相适应的工作体制,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和制度建设。建立研究生导师责任追究制度,把德育与导师资格挂钩,明确研究生导师在学业和德育上的双重职责。建立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制度。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和团队意识。鼓励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课题,以学术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建设
15.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和共青团干部建设,按照中央要求,从首都实际出发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高水平配备工作队伍,从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方向进一步完善队伍的培养、激励和保障机制。制定和实施“北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计划”,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和研修基地,定期组织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开展国内外进修和考察。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特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职务系列,解决好教师职务聘任问题,建立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各高校要制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规划,通过学习培训、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和骨干队伍,并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纳入学校各级管理干部、师资队伍和专家建设的人才库,成为党政后备干部的来源之一。
16.大力培养学生骨干队伍。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社团骨干等,既是重点的教育培养对象,又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力军,还是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深入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辅助和重要来源。各高校要建立优秀学生骨干的成长机制,制定和实施“学生骨干培养计划”,建设学生干部的培养基地,采取有力措施办好各级学生业余党校、团校,大力扶持和引导学生理论社团、学生新闻团体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工作。
17.积极完善大学生服务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和高等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体系,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完善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工作措施,把资助工作与诚信教育、就业观教育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为大学生落实就业岗位创造条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后勤服务体系,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和活动中心实施规范的管理,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18.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人才培养相衔接、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相适应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制度体系,使学生在有序的管理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完善学校的德育大纲与实施细则、德育工作条例和评估奖惩等制度保障体系,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19.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设立北京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北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建设和重大工作。各高校要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确保经费随着事业费的增长逐年增长。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和活动场所。
20.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机构,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纳入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制定并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课题研究计划,特别要加强对高校舆情、危机应对、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衔接等问题的研究。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团体开展研究工作。
五、积极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21.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加强对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的管理和引导,净化首都文化市场和网络环境;依托首都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民族艺术、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充分发挥北京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免票,个人参观实行半票。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要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2.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周边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为高校服务、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意识,努力改善学校的周边环境。公安、司法、检察、审判、工商、交通、城市管理、文化、新闻出版等执法部门要依法加强对高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高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影响高校、社会稳定的事端,优先考虑高校周边交通、卫生整治和绿化建设,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教育、处理学生违法事件,为学校的教育与管理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3.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环境。要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支持和鼓励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和部队等与高校共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加强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的建设,深化人事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郊区农村、到基层、到贫困地区服务和创业。加大财政支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建立北京市人民助学金制度,完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机制。探索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不断完善公民诚信监督体系和制约机制。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要主动配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
六、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24.建立健全市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北京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建立市领导联系高校制度。市委、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和高校所在区县党委、政府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确保工作的落实。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要重视和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全市的整体规划和部署之中。加强对高校稳定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舆情调研机制和危机应对机制,完善各项工作预案,切实维护首都稳定。
25.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以校长和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实处。要研究和探索函授、夜大学、成人脱产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覆盖面。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要参照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重视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6.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检查机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在落实。要将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和区县,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标准的重要指标,列入高校党建、教育教学评估及校级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任用标准之中。要依据《北京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和《北京高等学校德育评估标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各高校每年要对院、系等基层单位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全市和各高校要及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找出差距,改进工作,努力提高全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
各级党委、政府、有关单位和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意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确保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