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1日下午在逸夫楼507,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邀请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学院张智勇副教授开展“教师心理调适与教学心理学”讲座,来自各学院(部)、临床医院、教学医院的近80名教师与研究生助教参加了本次活动。
张老师首先对心态原理进行了讲解。心态是情绪的一种成分,情绪包括三种成分: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行为表现,心态通常指个体的主观体验,会受到生理状况与行为的影响。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具有调节行为、沟通交流与适应生存的功能;正常人应该在恰当的场合、面向恰当的对象、采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压抑情绪将会引起心理、生理机能的不适反应。
教师工作具有知识技能要求较高、相对机械重复、管理任务复杂多变等特点,属于职业倦怠感较高的职业。研究表明:积极主动应对压力、教学自我效能感高、社会支持高的教师,职业倦怠感较低。因此,教师要提升自我幸福感,首先要了解并肯定自己,努力提高自我成就感、价值感和控制感,并通过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增强独立谋生的意愿和能力、勇敢追求理想去获得他人的认可。现实生活中追求幸福的渠道之一就是努力争取事业成功。
个体压力主要来源于环境、人和资源,这三方面的有限性及应对难度可能会产生人的生理、行为、情绪与认知方面的变化,丧偶、离婚、结婚、退休、怀孕及度假等日常行为,均会给人造成压力;面对压力,老百姓会产生“维护自我、使积极情绪最大化、消极情绪最小化”的心理防御机制,如产生压抑、否认、投射、升华、合理化等行为,进而平衡自我情绪、生活在现实当中。健康的心态应建立在对自己和社会有客观认识、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积极进取、量力而行。张老师展示了一些有关事业、婚姻家庭、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相关事实举例,认为要取得事业成功,就要勇担社会责任、量力而行、提升自我;要拥有家庭幸福,就应多给予理性承诺并维护亲密情感;在子女教育方面,创造经济充裕、父母和睦的家庭环境,并给予积极的关爱。
最后,张老师针对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与学生更好相处,谈了他的看法经验。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可以从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家庭背景三方面重点观察;教师可通过采用课外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面对确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时,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与学生相处时多表扬、少批评;合理布置考场,避免学生考试作弊。另外,张老师建议对学生进行艾森克心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在不同的事件处理中对不同人格类型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希望老师要看大局、忽略细节,多多包容、宽容学生。
张智勇老师滔滔不绝讲授了近4个小时,将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成果与日常案例紧密结合,浅显易懂,趣味横生。不仅促进了老师们对生活与价值观的深度反思,还让老师们体会到了科学与生活相结合的乐趣,感受到心理学的博大精深。
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育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