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少光,男,1935年12月生于湖南。1954年从湖南长沙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59年毕业后留校从事生理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1988年任教授,1990年由国务院批准任博士生导师。1993年至2000年任生理学系主任,1995至1999年任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在这期间曾经到英国剑桥大学(1979-1981)和美国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1988-1991) 工作和学习。
范少光从事生理学的教学已经40多年。回顾这几十年来他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他认为有成功,也有失败。他感到,能聊以自慰的是,这些年来他始终是在兢兢业业的学习和工作。能使范少光高兴的是,他的学生都很喜欢听他的讲课。
概括起来,范少光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作为一名重点高等院校的教师,应当具有很高的学术和教学水平。要求教员不仅熟悉它的基本知识,还应包括它的背景知识和相邻学科。这就是所谓“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即讲课时所使用的一碗水来源于一桶水。只有有了一桶水,才能提炼出这一碗水,这一碗水才是精华。这方面范少光得益于他的科学研究工作。他早年从事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转向神经免疫学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在应激条件下,人和动物血清中产生一种能抑制免疫功能的大分子蛋白质,命名为应激免疫抑制蛋白(Immune suppressive protein of stress, ISPS)。他们对这一蛋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它来源于外周淋巴组织,由T淋巴细胞产生。从他获得的基金、获奖项目,以及发表的文章看,在科学研究中他作了不少工作。这使他有机会深入一点,体验到人们是如何探索人体的奥秘,如何将实验数据总结成为有用的科学研究资料;体验到一条生理学的理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在研究中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这样也就大大扩大了他的知识面。通过研究不仅扩大了知识面,也使他深刻体会到,生理学实际上是一条汇聚了无数小溪、长流不息的知识长河。这些体验大大加深了他对生理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使生理学的理论成为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知识,而不是死的教条,对他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2. 范少光在英国和美国学习和工作了多年,这些年的国外体验,让他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也看到了我国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他本人的教学经历和在国外的体验,是他进行生理学教学改革的思想出发点。他强烈感到,一所国家重点高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科领域的开托者和带头人。而个性化的教育是最为重的一种方式。作为一门人体生理学课程,也要在这一总体目标下完成它所承担的任务。他的一项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生理学课程改革,1995-2000),明确表明了这一思想:“生理学作为一门课程,在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这次教改的主要目的。”范少光利用他当时的行政职务(系主任和基础医学院院长),组织和进行了这些教学改革。
3. 强调医学教育中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应当把学生的英文水平看成是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未来发展和提高的能力。范少光从他亲身的经历中感到,大学这一阶段是提高专业英语能力的关键时段。做好了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做不好将终身遗憾。他本人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曾经花费了很多精力,由于错过了最佳的时间段,由于学习条件的限制,实际上是事倍功半,效力极低。在英文能力上,成为他终身的憾事。他不愿看到学生重走他本人失败的道路。因此十分注意在大学阶段加强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他的讲课基本做到了“双语教学”。他所主编的一本双语教科书(生理专业名词使用英文原文,解释使用中文)-“人体生理学”,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2003年获得教育部二等奖。每年教学中范少光都能收到学生写来的热情洋溢的鼓励信。2000年有一封信写道,“我是一小语种学生,初涉生理时,大批的专业英语曾让我感到压力重重…现在您每节课前的英文总结,对我来说真是天赐良机,它让我巩固了课后记忆的单词,而且我惊奇地发现,在生理这方面的词汇,我毫不逊色于其他的同学,…入大学这么久了,我第一次觉得学英语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终于找回了那份学英语的自信,而这得益于您出色的英语教学…。”学生的热情支持和鼓励,是范少光教学的动力。
4. 讲课受到学生的欢迎。大学的讲课,在很大程度上,应当看成是讲演。讲课中当然要传授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的讲解要占讲课时间的大部分。除此之外,作为一名教师,由于他从事本专业的时间较长,他的知识背景比较丰富。学习同样一个内容,教员的优势在于,他对知识的理解应当大大超过学生。因此,更为重要的是,讲课时要求教师讲解他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告诉学生哪些是最根本和核心的东西;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应当如何记忆、掌握和运用等等。让学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帮助学生在自学中更快、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从更高的要求看,讲课实际上也是一种艺术,要能吸引学生。范少光的讲课是朝着这一目标努力。他的讲课一直受到学生的欢迎。
教学已经成为范少光生活的一部分。每当他看到学生在课堂中,随着他的讲演时而聚精会神的思考,时而发出朗朗的笑声,他感到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一种享受。学校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每年都有新入学的年轻学生,校园里始终充满着青春和活力。看到这学年轻的学生,通过几年的努力和学习,逐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他感到这就是教育。而他本人所从事的事业正是这一大厦中的一砖一瓦,因此有一种成就感。近来他的年龄大了,他常说,只要他还能讲课,只要他的讲课还受到学生的欢迎,他将一直讲下去。人的一生实际上是很短暂的,有的人轰轰烈烈,有的人平平淡淡。如果能在这短短的一生中,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做一点有益于年轻人的事,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这就够了,这就满足了。这就是他对待教育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