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主页  北医新闻网 
 
 
预科管理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学习导航
医预风采
学生事务
下载专区
其他
   
 当前位置: 首页» 旧版网站» 预科管理» 医预风采
北京大学医学预科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之职业素养讲座
发布时间:2013-11-19 发布人:预科教育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风雨无阻,且思且行

                  ——记北京大学医学预科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之职业素养讲座

 

20131115日下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预科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主题为在信仰和现实的冲突中前行的职业素养讲座在二教203教室举行。讲座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陈旭岩主任来分享她20多年的行医经历和人生感悟。2013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300余名学生与预科办的方爱珍和程化琴老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分为讲解和师生互动两大环节。首先陈老师表达了对此次讲座的重视和精心准备,她说“我觉得此刻充满了使命感,也希望与年轻的一代交流心得。”“我知道大家进入新的环境,不少同学都是‘灰色’的,这与我们成长过程中缺少自己的思考和决策有关。陈老师从大学生成长的困惑展开,列举了这一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建议:认识到挫折的必然性、屏蔽无法想通的“结”、有乐观主动的态度以及最重要的,要有永不言弃的精神。

接着,陈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理解和感悟:医生的职业特征和职业准备;超越纯科学的复杂的临床医学;至深至难至纠结的医学伦理学;喧嚣和困扰中坚守职业精神。

陈老师将医生定义为具有人文储备、科研精神的科学家。指出了医生的职业价值就是救死扶伤,而医生的职业特点则是每天面对不同的事物。同时,她强调了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她告诫刚入大学的医学新生们:“在临床专业里,没有天才,没有奇迹。只有专业知识扎实、技能过硬,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 在人格修炼方面,她谈到医生要有情感,而团队精神、平和谦虚,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淡泊宁静以及社会责任感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讲座中,陈老师讲述了因为临床医学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医学是一门灰色的科学,临床医生的决策均基于生命而做出,而临床医生的自信来自于知识、科学、直觉、艺术、决策,医生的最高境界是达到规范、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对临床医生而言,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伦理,她举了“不该放弃的生命”和“我能不能不感冒”讲解了医生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的处理原则。“不要放弃最初的梦想和信仰”是陈老师几十年来悟出的真谛——这对于医学生面对当下热门的医患纠纷问题,如何坚定地走下去具有指导性作用。

在讲演环节的最后,陈主任引用了福楼拜的名言并表达了对医学生的期望:“科学和艺术在山脚下分离,在山顶上汇合。而医学就在山顶上,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希望同学们能够成为又专又博的综合型人才!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表达了对医学预科学习生活以及医学现象的的困惑:医学生还需要参加各项活动丰富自己吗?”、“明知道病患的生命质量不高,还要全力以赴的救治吗?”、“医生会借没钱的患者钱吗”,程化琴老师也代替同学们提问关于平衡学业与发展的问题:“对于通识教育,医学预科生应该学到什么程度?是否能够改进一些方式来减轻我们的记忆负担?”陈老师一一做出解答,她认为在同学们学业学得差不过的情况下,应该多丰富自己的课余活动,而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拓展综合素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权衡,同时也强调了应该把精力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对于是否救治病患,她认为做决定的是病患和家属,医生应该做的是要向家属解释清楚病情。

讲座的最后,方爱珍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医学如人生,是非常复杂的,短短的两个小时是无法完全解决我们的困惑的。不过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体味,也会有更多地与医学前辈沟通交流和提高。

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通过本次讲座大家都觉得收获颇丰,不仅学会了合理调整生活与学习的比重、分配自己的时间,而且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医学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与决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预科办 马利加/文)

    Copyright © 2006 - 2009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邮编:100191 您是第 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