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主页  北医新闻网 
 
 
旧版通知公告  
关于启动2015-2016学年创新奖、“未来医学之星”奖
发布时间:2016-09-09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关于启动2015-2016创新奖、“未来医学之星”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教育处(2016育字第33号

各学院(部)、临床医院: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提升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医学教育改革、社会活动的能力和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大学学生工作部统一要求,并依据本年度学生评优工作的实际需要,医学部提前启动北京大学创新奖和医学部“未来医学之星”奖的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北京大学创新奖

(一)参评范围

在我校正式注册且未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全日制专科生、本科生及长学制学生。

(二)评选条件

“创新奖评选采用申请推荐制,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基本条件

(1)申请人需参加本学期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并取得合格成绩。

(2)申请人需在学术科研、社会活动、文艺、体育等方面有突出成绩。

创新奖申报不确定比例。

 申报成果的有效时间为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

2.各类“创新奖”评选条件

 学术类“创新奖”

申请人需在上一学年度以北京大学学生身份取得以下一项或多项学术成绩:著或合著学术著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论文;在学科竞赛中获得校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或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或在科技发明活动中获得较高科技含量专利;其它学术成绩。

社会活动类“创新奖”

申请人需在上一学年度担任社会工作或组织、策划社会活动,为学校做出重大贡献,或为学校赢得很好的社会声誉。

文艺类“创新奖”

申请人需在上一学年度的省市级文艺比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或作为主要成员获得团体第一名;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得个人前三名,或作为主要成员获得团体前三名。

体育类“创新奖”

申请人需在上一学年度的全国性比赛中(不含邀请赛)获得个人前三名,或作为主要成员获得团体前三名;在大型综合性全国运动会中获得前八名,或作为主要成员获得团体前八名。

二、医学部“未来医学之星”奖

(一)参评范围

在医学部正式注册并参加全日制学习的优秀本科生或长学制本科阶段学生(不包括:进入二级学科的本硕、本博连读学生及统招硕士、博士研究生)。

(二)评选条件

    申报成果的有效时间为201591日至2016831日。

1.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上学年平均学分绩点在3.00及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2.参加医学科学研究、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杂志或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影响因子的优秀论文者;

3.参与医学教育改革,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杂志或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影响因子的优秀论文者;

4.参与医疗体制改革,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核心期刊和一般刊物上发表的优秀论文或调查报告者;

5.积极组织、参与医学相关的社会活动、公益事业、志愿者活动,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一般期刊和杂志上发表的优秀论文或调查报告者;

6.学校领导、评审专家、老师和各类学生组织共同推荐的有特殊意义和影响的论文或调研报告,可不受(一)至(四)条标准和条件限制。

(三)奖励名额及金额

每年共评出最多10名获奖者,若符合条件的申报者不足10人,则各奖项名额相应下调。获奖者除获得医学部颁发的荣誉证书外,还将获得对应级别的奖金。

 

奖项

名额

要求

金额(元/人)

特等奖

1

论文影响因子需在10.0以上SCI杂志上发表

6000

一等奖

1

论文需在高影响因子的SCI杂志上发表

4000

二等奖

1-2

论文需在SCI杂志或国家核心期刊发表

2000

三等奖

2-3

论文或调查报告需在国家核心期刊或一般刊物发表

1000

优秀奖

3-4

论文或调查报告需在一般期刊或杂志上发表

500

 

 

三、参评程序

第一阶段:自荐

申报各类创新奖(包括:学术创新奖、社会活动创新奖、文艺类创新奖和体育类创新奖)及“未来医学之星”奖的学生,直接向所在学院(部)提出申请,候选人需统一填写《北京大学20152016学年学生“创新奖”申请表》(附件1)和/或《北京大学医学部“未来医学之星”奖登记表》(附件2),并由候选人准备其他相关申报资料,需完整反馈纸质版和电子版,申报材料要求如下:

(一)创新奖申报资料(电子版及纸版)

申报资料,除填写申报表和完善汇总表外,包括:

1.学术类: 

(1)提交论文者:发表杂志原件(待学院审核后退回)及复印件(包括封面页、目录页及文章页);证明论文影响因子的客观证据(复印件);若杂志封面未注明是否核心,需提交客观证明(复印件);

(2)申请竞赛者:提供证书原件(待学院审核后退回)及复印件,简要、客观评价该竞赛的社会影响力(150字,电子版);若多人参加竞赛,需申请团队奖。

2.社会活动类:提供活动摘要(100字)及详细活动介绍(纸版、电子版),简要、客观评价该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北大影响力(150字,电子版)。

3.文艺类、体育类:提供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简要、客观评价该赛事的社会影响力(150字,电子版);若多人参加赛事,需申请团队奖。

(二)“未来医学之星”奖申报资料(电子版及纸版)

1.文章原文,待学院审核后退回;

2.文章复印件,须包含期刊封面、目录页及文章页;

3.期刊影响因子的客观证明(由杂志社出具或刊登于《核心期刊目录》中等);

第二阶段:学院推荐(电子版)

请该学院(部)学生奖学金评审小组提出初评名单(推荐多名候选人的单位请注意标明推荐顺序),并认真填写《2015-2016学年度“创新奖”申报名单》(附件3)、《2015-2016学年度“创新奖”申报成果汇总表》(附件4)、《医学部2015-2016学年“未来医学之星”奖汇总表》(附件5),于9月19日(周一)中午12:00点前将表格的电子版反馈至学生教育办公室。

第三阶段:最终审核。

北京大学创新奖:初评名单及申报材料需上报北京大学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由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学生创新奖名单。申报创新奖未能通过、在校各方面表现又均合格者,各学院(部)可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

医学部“未来医学之星”奖:由医学部组织评审工作。

提交材料:通过评审会审核,最终获得两个奖项的同学,需提交个人典型事迹的宣传材料,以提供后期做表彰的素材,模板及要求另行通知

创新奖和“未来医学之星”奖的评审结果将在2015-2016学年其他个人奖励、奖学金评审前通知各单位。

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好相关评优工作。

 

联 系 人:郑凌冰 于晨

联系电话:82801553

电子信箱:yuchen8778@163.com

附件:

1.2015-2016学年度“创新奖”申报名单

2.医学部“未来医学之星”奖登记表

3.2015-2016学年度“创新奖”申报名单-XX学院

4.2015-2016学年度“创新奖”申报成果汇总表-XX学院

     5.医学部2015-2016学年“未来医学之星”奖汇总表-XX学院

医学部教育处 学工部

                                                2016年9月8日

 

 
 

    Copyright © 2006 - 2009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邮编:100191 您是第 访问者